家用地暖系統安裝常識,眾所周知,地暖是一種一次成形的、幾乎不可維修的隱蔽性的系統工程。其采暖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六個環節:設計、選材、施工、成品保護、裝修指導和使用維護;三項培訓: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客戶對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培訓;一種服務:即“0維修服務”。
關鍵詞:地暖工程施工服務
相關內容:地板輻射采暖技術采暖散熱器的高舒適性、衛生、安全、節能、有益身體健康等優勢,早已通過人們的普遍認同,并被廣泛地應用于住宅、公寓、別墅、老年社區、幼兒園以及賓館大廳、游泳池等眾多場所。尤其在東北、西北等城市,如:哈爾濱、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普及率已達到7/10以上。一向被視為房地產界風向標的北京市,從04年下半年開始,地暖工程的市場份額已由之前的3/50飆升到3/25以上??梢?,地暖正逐漸成為未來建筑采暖的趨勢。
既然地暖有如此多的優勢,為何有相當一部分人談及地暖,脫口而出的一個字,就是──“怕”!怕──不熱;怕──地面開裂;怕──堵塞;怕──冷熱不均;怕的是──管材滲漏……
造成這種“談地暖色變”的原因,無外乎兩種,一是對意義上的地暖認識不夠,再就是的確有非專業地暖公司的粗制濫造而導致的上述現象時有發生,令用戶苦不堪言,煩不勝煩。
眾所周知,地暖是一種一次成形的、幾乎不可維修的隱蔽性的系統工程。其采暖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六個環節:設計、選材、施工、成品保護、裝修指導和使用維護;三項培訓:針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客戶對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培訓;一種服務:即“0維修服務”。如此,方可杜絕上述現象的發生并取得滿意的采暖效果。
1.六個環節
1.1設計正確
1.1.1同一組分水器所有環路管長長度之差≤10m(帶比例調節的進口分水器除外);
1.1.2靠外墻,尤其是外飄窗和落地玻璃幕處,管間距應加密;
1.1.3面積大于30m2的房間,加伸縮縫;
1.1.4管材穿過的門口處應加伸縮縫;
1.1.5有錯層的房間,分水器設置在高點;
1.1.6對衛生間、洗衣間等潮濕房間,在填充層上部應設置隔離層(由土建完成);
1.1.7地面的固定設備和衛生潔具下,不應設加熱管。
1.1.8臥室應充分考慮家俱的遮擋因素,通常沿墻,特別是沿外墻處管間距應加密。
?管徑選擇:按節能1/2標準完成的建筑,通常情況下DN16管徑足以滿足采暖熱負荷
要求;成本較低;可適當降低房屋標高或增加墊層厚度。公建項目,通常選用DN20
管材;個別熱負荷過大的建筑(250w/m2)可考慮采用DN25管材。
?管長選擇:DN16和DN20通常分別不超過100m/根和120m/根,獨立采暖的燃氣壁掛
爐系統,DN16和DN20管材均不可超過100m;若采用帶內置閥芯具有預調節功能的
進口分水器,管長要求可適當放寬。
?分水器位置:合適的位置在做有防水處理,并有地漏的衛生間;其次在廚房的廚柜
或陽臺;若為復式結構,則上下兩層分水器設置在同一組立管上;公建項目,務必考慮分水器的對稱放置,特別是周邊狹窄的游泳池,須杜絕分水器過密導致的布置間距過密現象;有些大開間或落地玻璃幕建筑無法靠墻設置分水器,則可考慮把分水器放置在前臺、相鄰房間,為美觀起見,可以花壇或其他造型作為分水器的箱體。
1.2選材正確
1.2.1管材外觀無肉眼可見的劃痕,管材壁厚≥2.0mm,加熱管若無阻氧膜,應在熱水系統中添加除氧劑。凡塑料加熱管至少應通過由國家化學建材測試中心抽檢的兩種檢測:8760小時的熱穩定性試驗和5000小時的熱循環試驗。
1.2.2絕熱材料厚20-40mm,通常采用聚苯板EPS,容重≥20kg/m3,阻燃級,壓縮變型強度≤10百分比;其他還有擠塑板XPS大多應用在頂端項目中標高不夠的情況下;發泡水泥厚度為30-50mm;帶凹槽的保溫板。
1.2.3分水器為59銅材料,內外表面光潔、平整、無裂痕;
1.2.4伸縮縫為PE高發泡聚乙烯材料,不可用苯板代替;
1.2.5分水器下的管材彎曲處應設置彎管器。
1.3施工正確
1.3.1與土壤接觸的首層應在絕熱層下鋪設防潮層;
1.3.2鋪設絕熱層前,應檢查樓板層有無空鼓、空洞等現象,若有,應密實后再鋪設絕熱層;
1.3.3加熱管與分水器連接前的管材敝口處隨時封堵;
1.3.4管間距≤100mm地方須設柔性波紋護管;
1.3.5沿外墻、外飄窗或落地玻璃處的邊角保溫材料厚度是其他部位用量的兩倍,即20mm。
1.3.6鋪設邊角保溫材料至外墻拐角處,應整根設置,不允許有搭接;
1.3.7加熱管切割,應采用專用工具,切口應平整,斷口面應垂直管軸線;并用整圓器
整圓后,在彎管器的作用下,垂直連接;
1.3.8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
1.3.9管材的曲率半徑不小于7d,不得出現“死折”,出現“死折”時應整根管更換;
1.3.10在填充層回填前和回填中出現的管材滲漏應整管更換,不得采用熱熔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
1.3.11不允許幾段短管連接后當整管使用;
1.3.12填充層的施工應在試壓合格后四小時內進行;
1.3.13填充層初凝后發現的管材滲漏應及時處理,并應在竣工圖上清晰標注,記錄歸檔;
1.3.14管材出地面至分水器連接處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裝塑料套管;
1.3.15加熱管的環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為300mm的柔性波紋套管;
1.3.16分水器的回水管中安裝位置為500線下返200mm處,或按圖紙要求安裝;
1.3.17填充層的混凝土中應添加防龜裂膨脹劑等;
1.3.18填充層施工期間有專人值守,隨時觀察壓力表的變化、砼的厚度、管材及邊角保溫材料、伸縮縫等是否被移位;
1.3.19填充層施工和養護過程中的系統水壓分別為0.6MPa和0.4MPa;
1.3.20填充層施工前應在沒鋪設加熱管的空處搭設跳板(俗稱“馬道”);手推車中的砼應先倒在擱置在跳板上的木板上,再用平頭鐵鍬回填;
1.3.21所有施工人員應穿軟底鞋;
1.3.22砼填充層的養護期不應小于21d,并不得重載,高溫烘烤,直接放置高溫物體和高溫加熱設備。
1.4成品保護正確
1.4.1設專人專職巡查,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4.2分水器所有敝口處全部封堵;
1.4.3已安裝好的分水器應嚴實地全部包裹起來,亦可將分水器取下,待門、窗安裝完畢,再進行分水器的二次安裝。
1.5裝修指導正確
1.5.1地暖問答